来源:宏韵中医 时间:2025-07-10 10:24 阅读量:3248
骨质疏松是一种常见的骨骼疾病,其主要特征是骨密度下降和骨质量下降,导致骨骼脆弱,易发生骨折。随着年龄的增长,尤其是女性在绝经后,骨质疏松的风险显著增加。许多人对骨质疏松的认识仅限于意外骨折,然而,骨质疏松的表现形式并不仅仅是如此,了解这些隐秘的表现对早期识别和干预非常重要。
首先,骨质疏松患者常常表现出骨痛。虽然许多人认为骨痛是年纪大了的正常反应,但对于骨质疏松患者来说,骨痛可能是其骨骼逐渐脆弱的信号。疼痛可能会在负重时加重,甚至在安静状态下也会感到不适,这提醒我们要警惕骨骼健康。
其次,身高的变化也是一个重要的表现。长期以来,由于骨骼的持续流失,许多骨质疏松患者会在不知不觉中失去身高。看看自己的身高是否比以前矮了,或者在穿衣镜前是否常常觉得自己变得更加颀长,这些都值得注意。骨质疏松可能导致脊椎压缩骨折,从而引发驼背或骨盆位置异常。
另外,易碎骨折是骨质疏松最显著的后果之一。很多人对骨折的印象局限于摔倒或碰撞造成的意外,但骨质疏松患者在日常生活中,甚至轻微的跌倒、咳嗽或用力便可能导致骨折。这种脆弱性骨折多发生在髋部、脊椎和腕部,因此,保持警觉,关注这些部位的健康非常重要。
中医对此也有相关的认识,认为骨质疏松与“肾虚”、“气血不足”有密切关系。中医认为,肾藏精,精充则骨强,气血充足则骨营养正常。因此,注重肾和气血的调理,可以有效预防和改善骨质疏松的症状。
最后,建议大家做好日常的骨密度检查,保持均衡的饮食,增加钙质和维生素D的摄入,同时进行适当的体育活动,如散步、瑜伽等有氧运动,帮助提升骨骼健康。倘若发现相关表现,及时咨询专业医生,进行针对性的防治。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,保护我们的骨骼,享受健康、快乐的生活。
相关推荐
疾病科普